1.SA整体接入流程

①.小区搜索与选择

UE开机选网,小区搜索并完成下行同步

②.系统消息广播

UE读取广播信息,选择合适小区驻留

③.随机接入

UE与gNB建立上行同步

④.RRC连接建立

UE与gNB建立RRC连接

⑤.注册过程

UE注册到5G网络,网络侧开始维护UE的上下文

2.上行的物理信号

①.DM-RS

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对相关信号进行解调

②.PT-RS

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相位信道的校正

③.SRS

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3.下行的物理信号

①.PSS

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 signal)

②SSS

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 signal)

③.CSI-RS

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波束赋形,决定下行用什么波束去发送

④.DM-RS

⑤.PT-RS

4.Earfun

频点,如100,代表电信的2100频点

5.RREQ

频率

6.MOD3

领区中同频点的MOD3值一样,说明有MOD3干扰。RSRP越强干扰越强。不同频点的MOD3一样,无干扰

7.频点介绍

①.Band1

2100频段。

电信2120-2130,频点100(下行频率2120),主流频点

联通2130-2150,频点300(下行频率2140)

②.Band3

1800频段。

电信1860-1880,频点1850

联通1840-1860,频点1650

③.低频,电信Band5,联通Band8

band5,电信800M,频点2452

Band8,联通900M,频点3715

8.CSI-RS

信道状况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9.MR弱覆盖

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弱覆盖

系统会统计某区域所有手机上报的MR,通过网管可以导出来,低于一定的指标,即为MR弱覆盖,如:
RSRP低于-110dbm的采样点大于20%的称为MR弱覆盖。

10.AAPC

天线权值自适应调整方案(Antenna Adaptive pattern Change)。

是一种基于AI技术对权值进行优化的方案,主要收集用户MR数据完成建模,通过权值路径寻优的算法计算每种用户分布场景最优的权值,具备不依赖工参数、“一站一场景”的特点。

11.ECI

enodeB ID + Cell ID,基站ID(enodeB ID,全网唯一)+小区ID (Cell ID,全网不唯一),两者结合表示一个唯一的小区ID,就称为ECI。

同样在工参表里唯一的,还有cell name

12.ARFCN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绝对射频信道数

13.GAP测量

异频测量

14.PDCCH传输模式

①.BC模式

broadcast模式

②.BF模式

Beam Forming模式

15.MCS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案

16.TBS

Transport Block Size,传输块大小

17.CQI优良率

信道质量指示,反映信道质量的状况。

主要影响因素:

①.无线覆盖质量:CQI的计算基于无线信道质量SINR的映射

②.CSI-RS的相关配置(波束配置、功率配置)

③.CQI的上报方式和上报周期

优化方向:

①.基础RF优化,提升SINR值

②.CSI-RS波束权值参数优化

③.CSI-RS功率参数优化

④.延长CQI的上报周期

⑤.关闭DRX功能

18.MU-MIMO

MU-MIMO是5G基站通过大规模天线技术增强小区频谱效率的一种技术。

SU-MIMO是单UE级别的波束赋形,小区每一份频域资源只能同时有一个UE的赋形权值,权值经过多天线阵列后形成具有指向的波束打向个别终端。

MU-MIMO则是使用更加精准的波束赋形,小区每一份频域资源可以同时有多个UE的赋形权值,不同的权值经过多天线阵列后形成具有指向的波束打向不同的终端,只要终端之间的相关性很低,且形成的波束足够窄,就可以做到同一份频域资源同时给多个UE发送数据。

19.CA-载波聚合

(1)定义

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将多个载波聚合起来发送。

由于每个运营商能分到的频段有限且不连续,如果每个UE都只能用某个频段的话,那么UE的速率将会受到限制。

CA技术就可以将相同频段或不同频段的资源聚合起来给UE使用,提高UE的速率。通过多个连续或者非连续的分量载波聚合获取更大的传输带宽,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2)原理

载波聚合将2个或更多的载波单元(CC,Compoent Carrier)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大的传输带宽。载波聚合时,每个载波都对应一个Cell

(3)形式

①.intra-band CA:同频的载波聚合

又分为连续和非连续的同频载波聚合

②inter-band CA:异频的载波聚合

20.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小区下行公共导频在测量带宽内功率的线性值(每个RE上的功率),当存在多根接收天线时,需要对多根天线上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上报值不低于任何一个分支对应的RSRP值,max(RSRP00,RSRP01)。即为信号功率S。反映当前信道的路径损耗强度,用于小区覆盖的测量和小区选择/重选和切换。

取值范围:【-44~-140dBm】,值越大越好

21.RSSI

信号质量: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指的是接收带宽内的总功率,包括有用信号、干扰和底噪。测量的参考点位UE的天线端口。代表无线网络的信号强度。

UE探测带宽内一个OFDM符号所有RE上的总接收功率(若是20M的系统带宽,当没有下行数据时,则为200个导频RE上接收功率总和,当有下行数据时,则为1200个RE上接收功率总和),包括服务小区和非服务小区信号、相邻信道干扰,系统内部热噪声等。即为总功率S+I+N,其中I为干扰功率,N为噪声功率。反映当前信道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干扰程度。

取值范围:【-51~-113dBm】,值越大越好

22.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M*RSRP/RSSI,其中M为RSSI测量带宽内的RB数,即为系统带宽内的RB总数。反映和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信噪比和干扰水平。为了使测量得到的RSRQ为负值,与RSRP保持一致,因此RSRP定义的是单个RE上的信号功率,RSSI定义的是一个OFDM符号上所有RE的总接收功率。

取值范围:【-3~-19.5dbm】,绝对值越小越好

23.SIN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Noise Radio,信干噪比

UE探测带宽内的参考信号功率与干扰噪声功率的比值,即为S/(I+N),其中信号功率为CRS的接收功率,I+N为参考信号上非服务小区、相邻信道干扰和系统内部热噪声功率总和。反映当前信道的链路质量,是衡量UE性能参数的一个重要指标。

取值范围:【0~30】,值越大越好

24.上行聪慧预调度

智能调整上行业务的调度流程,能够提高用户感知,尤其是对TCP业务提升感知明显

25.SA无线接通率

用于统计UE成功接入网络的性能,结合指标包括RRC建立、上下文建立及NG口建立

无线接入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NG接口信令连接建立成功率*初始Qos Flow建立成功率

26.切换成功率

了解该小区系统内切换出的成功率

27.AAX

Alarm Automation expert,告警自动化专家

提升告警处理效率:告警关联分析、告警根因诊断

28.EFP

Equipment Fault Prediction,设备健康度评估

主动识别设备潜在风险:光模块品质评估、光链路健康度评估、RRU环境温度评估、BBU环境温度评估、RRU输入电压评估

29.460-01

01 联通

11 电信

0 联通

1 电信

30.天线增益

天线阵列与天线阵子在空间中同一点处所产生的场强的平方之比(即功率之比)称为天线增益

31.接收端(UE)接收功率的影响因数

在发射端发射功率固定时,接收端的接收功率与波长的平方和发射天线的增益、接收天线的增益成正比;与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因为5G的电磁波波长为毫米波长,所以信号衰减十分的严重,我们又没法无限制的增加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增益,发射端和接收端的距离我们也没法控制,所以我们只能增加发射、接收天线的数量(MASSIVE-MIMO)来增加接收端的接收功率

32.网络切片

指运营商为了满足不同的商业应用场景需求,量身打造多个端到端的虚拟子网络,例如高清视频切片网络、手机切片网络,有点类似于为某一项业务专门创造一条专线

33.频率规划

中国电信LTE当前现有的800MHz频段用作语音业务的加强型深度覆盖,1.8GHz和2.1GHz则作为4G数据业务的主力承载夯实用户的感知体验(目前电信2.1GHz做了5G翻频的处理)

34.MCC

Mobile Country Code,MCC移动国家代码。由三位数字组成,用于标识一个国家,中国为460

35.MNC

Mobile Network Code,MNC移动网络代码。由2~3位数字组成,中国电信为11,中国联通为01。

MCC+MNC共同组成唯一标识,标识一个移动网络提供者

36.切片标识

切片标识单一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由切片/业务类型(Slice/service Type,SST)切片区分符(Slice Differentiator,SD)

其中,在eMBB场景下,SST=1。uRLLC场景下,SST=2,mloT场景下,SST=3

37.PUCCH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38.PDCC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c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39.MCS

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可以表示不同调制参数下的物理传输速率

40.UME

统一管理专家(Unified Management Expert)

41.NQI

网络质量洞察(Network Quality Insight)

42.NIA

智动运维(Network Intelligence Auto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