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记账APP的使用

最后更新于 2021-12-01 497 次阅读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记账app都多如天上繁星,免费的、收费的、订阅的、开源的、买断的,但无论它有什么功能,它的核心都离不开一件事——记账。
这几年我尝试过几款记账软件,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所覆盖,比如国外最为出名的是名为MoneyWiz,国内随手记算是个老牌了,还有后酷安的崛起之秀“钱迹”,以及我现在在用的一木记账。
但需要清楚的是,这个记账APP简单也好,复杂也罢,如果不能满足我们的核心——记账,或者说是记账的需求,那么就毫无意义,只会增加你更换app的频率以及导入导出数据的烦恼,最终可能导致记账习惯被中断或者前面的记账记录丢失。
下面说说我认为记账软件该有或者可以有的几个功能:
1、同步
同步功能在云同步云储存如此普及的年代已经不在稀奇,同步功能的好处就是无论你更换什么平台,常见的比如安卓、IOS、windows上你都可以第一时间同步你的账单数据,做分析也好,备份也好,同步都是一个离不开的功能。此外,还有一种同步形式,是APP支持webdav,通过webdav的方式,将app的数据库与私有云或者云盘同步,保证数据时刻备份在自己的网盘中。
2、导入/导出
这个大部分app都有,以xls或者csv表格的形式对记账数据进行导出和导入工作,如果你正在用的app没有这个功能,或者这个功能需要充值什么vip或者vvip才有,建议直接卸载换新。
但要注意的是,每个app因为预设的标签、记账方式不同,导出来的excel或者csv并不是公版,所以在把数据导入新APP时,一定要注意手动修改表格中每列数据的名称以符合新app的导入规范。
3、预算
在我用过的记账app中,相当一部分的app其实没有预算功能,仅仅是单纯的记录每一次的开销,然后月底汇总,分析一下你的开销在你预设的分类中各占比多少,我个人看来,预算功能是一道对于“节流”来说非常有用的枷锁,如果没有预算功能,那么相当一部分人在久了之后看到那不断变化的数字也只会变得麻木(心里非常有数的除外),而预算功能会很直观的告诉你:你看到这个进度条/圆圈了吗,它已经用掉这么多了噢,你确定你还要买这个东西吗?
预算功能起到的,就是这个熔断功能,让你在付钱之前,多思考那么几分钟。
4、标签
这里准确的来说应该叫做消费的类目,比如购物、生活、汽车,这是一级类目,而二级类目根据自己的日常情况,比如购物细分为:买东西、吃喝、其他无法分类的开销;生活分为:话费、电费、燃气费、水费、物业费等等等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在一定程度加强你对固定开销和非固定开销的掌控。
5、账户
记账APP一般都能设立多个账户,如果你的资金并不仅仅存在于银行卡中,还存在于微信、支付宝、投资理财app中,这个分设账户就非常有用,它能有效的将你的资金分开,让你对你手头常用的“钱包”还有多少钱有非常直观的了解。
此外,如果你还有一张或者多张信用卡,且使用信用卡消费,通过增设信用卡的账户,配合预算功能,能极大减少“信用卡上消费因为时间过的太久忘记是用来干什么了,结果月底账单扣款却死活想不起来.jpg”的情况,当然,如果养成了良好的记账习惯,你也一定会去翻前面的消费记录,只是配合预算功能的话,如果使用信用卡消费,你的预算会减少,但是你的总资产不会立刻变化,只会等到账单日进行还款后,你的钱才会真正意义上的扣出去,届时只要抹掉信用卡账户上的负号,即将银行卡的钱转入信用卡,就不会出现银行卡的数字和记账app内数字对不上的问题。
6、分析
一个发布并上架各类应用市场的记账类app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拥有消费分析的功能,但是如果你需要更复杂的分析,我仍然推荐你使用其它更专业的分析软件或者直接用excel,且对于大部分人来说,excel常用的几个公式和单元格数据之间的比对、加减乘除,已经是非常好用的分析工具了。

上面就是我认为一款记账app如果想要好用,应该具有或可以有的几个核心功能,但究其根本,app终究是为人服务的,无论是我们最终习惯了app,还是一开始就选到了适合我们的app,养成“记账”这个习惯,才是使用记账app的目标,之后主动地去控制开销才是目的,最后将节流下的资金,转入理财,让资金产生更多的资金。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