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辅助驾驶的一点思考

最后更新于 2025-03-05 246 次阅读



在智能辅助驾驶日益普及的当下,相关配置几乎成为车辆标配,也成为不少车企新车发布时的宣传重点。

作为一名驾龄较短、行驶里程远不及多数老司机的新手,我始终认为,现阶段的智能辅助驾驶(以下统称辅助驾驶)仍需谨慎使用。L2 级辅助驾驶就是 L2 级,即便配备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多目摄像头等硬件,并加入了纯视觉、激光雷达、融合等各类算法,一个 ACC 盒子能做到保持车距跟车已达硬件极限,它无法升级为 L3 级或 L5 级。在车流量少、道路通畅、目视范围内无作业车辆或车道占用的高速公路上,辅助驾驶尚可使用;但在路况稍复杂的情况下,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能完全依赖机器,更不能过度信任,要随时做好接管车辆的准备。

根据我体验和实际使用众多车型的经历(具体车型不再一一列举),总结如下:城区尽量不用辅助驾驶,高速公路也要谨慎使用;如果对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建议不要使用。

个人驾驶习惯

  1. 非紧急情况需减速刹车时,先通过油门(电门)控制车速,再利用 CRBS 的电机反转进行初步制动,最后使用机械刹车,以确保乘车舒适性。
  2. 遇到紧急情况,毫不犹豫地踩刹车。
  3. 变道前先观察路况并打转向灯;在小路行驶时提前按喇叭,以防小路上的盲区突然出现行人或其他交通工具。
  4. 转弯时,入弯减速,在弯心利用残留动力保持车辆姿态,出弯后轻踩油门。
  5. 时刻预判周围车辆可能的变道行为,并做好应对准备。
  6. 无论在何种道路上,都要留意可能突然出现的两轮车辆或行人。
  7. 变道时尽量打转向灯。
  8. 不抢黄灯。
  9. 相信车辆的机械性能和各类预警系统,但不过度依赖智能算法。

在实际体验中,辅助驾驶通过各种扫描设备感知前方路况,以保持与前车 1 - 3 个车身距离为前提开展辅助活动。辅助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例如启动车道保持、车道居中功能后,不打转向灯就无法变道,这有助于督促驾驶员遵守交规。然而,出于避险、应对紧急状况或尊重驾驶员最高优先级等考虑,在辅助驾驶开启的情况下,即使驾驶员不打转向灯,也能强行转动方向盘变道。此时,方向盘会与驾驶员争夺控制权,驾驶员需施加更大力气才能将方向盘转到合适角度,这不仅会延长变道时间,还会使驾驶员注意力集中在方向盘上,降低对变道方向路况的感知。

这里分享一个我目睹的案例。在海盛路往永 O 路左转道处,我在直行道行驶,左前方一辆车在可左拐的车道行驶。该车一直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前车制动时它也随之制动,行驶过程中车头还出现过左偏但迅速修正的情况,我据此判断它开启了辅助驾驶。临近虚线结束区域时,该车突然变道,试图驶向更左侧的左拐车道,因为那里车少。然而,此时该车道恰好驶来一辆车,两车相撞。虽然这个案例可能不够严谨,但“抢方向盘”的问题在许多车型上都存在,这与部分驾驶员未养成变道打灯的习惯有关。但即便驾驶员遵守交规和操作要求打灯,也未必能完全避免此类问题。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多目摄像头等硬件设备存在盲区。尽管这些硬件在实际使用中尽量扩大扫描范围,形成较大的广角,但车辆行驶是动态过程,仍会不时出现各种小盲区。这些盲区不仅包括摄像头的死角,还可能是算法决策上的漏洞。如果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驾驶而忽略车辆的其他预警,或者放弃自己观察路况,就可能发生碰撞事故。

据我所知,市面上许多先进的辅助驾驶系统在转弯操作上表现良好,但盲区问题仍无法彻底解决。从驾驶者的角度来看,转弯时的视线遮挡、对向来车以及可能突然出现的行人和两轮车辆,都是潜在风险。

此外,辅助驾驶只能预判车辆的行驶姿态,无法预测驾驶员的突发行为。常见的情况是,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经验判断其他车道的车辆可能会变道,即便对方未打转向灯,但行驶轨迹有偏离迹象,此时驾驶员可能会提前踩刹车礼让。但在很多辅助驾驶系统的决策中,往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认为“对方还在车道内,我可以通过”,要么突然减速停车,这无疑增加了行车隐患。

还有,辅助驾驶系统在跟车距离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一旦与前车拉开预设的跟车距离,就会急剧加速;而当前车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又会猛踩刹车,这种驾驶体验至今没有明显改善。

综上所述,这通常是因为辅助驾驶系统缺乏“防御性驾驶思维”。这种思维需要积累大量数据,且难以通过模型量化,它源自驾驶员的经验总结和对常行驶路段路况的判断。

毕竟辅助驾驶只是在软件层面虚拟了一个驾驶员(dummy)。即使在合适的道路和正确的操作下开启辅助驾驶,每次 OTA(算法更新)后,其辅助风格都会发生一定变化,驾驶员又要重新适应。所以,很多时候自己驾驶可能更为省心。

因此,现阶段使用辅助驾驶,驾驶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购买足够的保险。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难免存在错漏,还请各位指正。


此作者没有提供个人介绍
最后更新于 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