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滩SMART #1 BRABUS的驾驶体验

最后更新于 2025-03-17 203 次阅读







SMART#1 BRABUS 使用体验


SMART#1 BRABUS 使用体验

SMART#1 BRABUS,别名大聪明1号,常见称呼大冤种,从一开始高于其他同级别车型的售价销量平平,到现在被市场教育后,靠低价+各种皮肤的主动官降,也依然是销量平平。

今天这篇东西并不是去批判SMART这个品牌易主吉利系后的种种和主流吐槽,而是作为一名冤种车主,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客观的描述这辆车用起来的感受。

一、缺点

1、中控和仪表

BRABUS版本的中控、仪表和普通版本并无太多不同,仅仅是多了一些特殊颜色以及主页图标变成了并不显眼的“B”,可屏幕的素质着实是配不上它这28W的售价——大颗粒、边缘锯齿、划动拖拽感严重、触控延迟等等等等,上一代汽贸城配置在它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无论换什么主题,它都能以一种略带朦胧感的形式展现,有种时琼州海峡大雾黄色预警的美。

2、UI和交互

这台车的交互我第一感觉不是混乱,而是莫名其妙。这里就挑亮点来说:我们通常评价一个车中控“逻辑混乱”,是它的某些功能被分布在了我们无法轻易联想到的二级菜单中,需要靠我们一层层抽丝剥茧去把它给挖出来。而smart #1的菜单逻辑,容我举个栗子,所有能够改变这辆车驾驶行为和驾驶动作的功能居然分布在了两个按钮里,一个按钮位于屏幕的左下方,另一个按钮位于屏幕右下方下方的触摸按键里,仿佛在告诉驾驶者:“哈哈嘿,我就是要让你找不到我,这样你就不会天天惦记着这些功能,好好开你的车!”这种分布在我看来是非常莫名其妙的,就如同它主界面上的音乐卡片,明明只能靠触摸箭头换歌,却非要弄个仿佛能够划动实际上却不能划动的专辑封面流出来,堪称“莫名其妙,多此一举”。

当然对于大部分帅哥靓女来说,这些设置大部分情况下并不需要去动,而我恰好就是爱尝试各种设定组合在一起能否改变驾驶感受的人,因此我将它归类成了缺点。

在我的期待里,一台被冠以BRABUS的车,在仪表盘上,至少会有一套用于彰显BRABUS调教性能的界面,哪怕是酷酷的安慰剂也好,起码能让驾驶者在切换到这套界面时,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侵略感。

然而,没有。

BRABUS模式就是仪表盘中间那个地球多了点元素、变成了红色。

乐。

3、辅助驾驶

这台车的辅助驾驶打从一开始我就没抱什么期待,我唯一期待的是我预期已经拉的这么低了,在到手后这辆车的辅助驾驶会给我带来一定程度的惊喜,事实上,它是有惊喜的,比起其它一众L2弱辅助驾驶的车型,它这套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在跟车这一行为上,确实做到了大约70%左右的循序渐进起步,刹车踏板缓增深度,该停的时候很果断,转向灯变道很干脆,当然这和各种纯视觉、纯激光、融合方案的车型没法比,但至少不像相当一部分车型,跟车几乎就是“急加速、急减速”,如同化油器时代的省油脚法,导致驾驶者开这玩意比自己开还累(心累)。当然就我而言,这套辅助驾驶,我撑死了会在路况安全的高速上使用一段,并不会作为主力功能去使用。

但是,在这套硬件的组合下,它的自动泊车却是堪称灾难,甚至比没有毫米波雷达的领克06PHEV还要差一些——明明已经贴着车位了却识别不到车位、堵车等红绿灯反而识别到了车位、识别成功后倒车非要贴着旁边的车(障碍物)然后弹出近警告甚至直接触发AEB。

4.哨兵模式

哈哈,作为一款2022年后的纯电车型居然没有哨兵模式,我服辣!

二、优点

1、悬挂/底盘

纯电、依然没有跳出正常范畴的售价、紧凑型,即便得到了BRABUS之名,但并未给BRABUS留出充裕的改造空间,否则它也不会止步于28W的售价,因此这辆车BRABUS的部分几乎是高度集中在了底盘上。

先来看看这个玩意都做了什么改变:双电机实现的全时、适时四驱,全车50:50的重量分配,提升了刹车性能,前悬弹簧刚度提升。

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带来的是:明明是一辆紧凑型SUV,却有着Low-down的驾驶感受,即便在坑洼的丘O大道,又或者细浪不断的白水塘路,这套底盘在维持优质通过性的同时,给驾驶者的反馈亦是干脆利落的。

四驱的存在,让它在急加速时变道甚至过弯,整个车身姿态依然非常可控,特别是在侧倾的抑制上,即便以一个较高的速度进行调头,也能直观的感受到悬挂依然未达到极限且稳稳的维持着车身的姿态,几乎就是“咻——”的就调转了过去。

当然它也不是没有缺点的,运动取向的底盘,高情商叫沟通感强,低情商叫悬挂硬,特别是细碎的铺装路面,那种连绵不断的震动感会让人有些不耐烦地想深踩油门,早日离开这段路。

2、音响

这套beats音响,算是我退烧之后听到的较为优秀的beats调音,在我的印象里,beats的调音其实更倾向于什么rap、动次打次类的取向,偏偏在这台车上,它做到了中高低频,尤其是中频的人声能做到男声浑厚、女声甜美,而这些调教被压缩在一个紧凑车型的乘坐空间中后,带来的,是一种流转在整车的物理环绕感,是难得的惊喜体验。

三、小结

作为一款小众车型,在软件层面几乎是勉强及格,也就是能用但不好用的水平。但在机械素质,也就是驾驶乐趣方面,是一台当之无愧的驾驶者之车。


此作者没有提供个人介绍
最后更新于 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