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驾驶行为的一点自我看法

最后更新于 2025-03-18 183 次阅读


最近这段时间开车在路上的时候我感觉路上的怪车和怪司机真是越来越多了。有的是在快速路上,自己车前边一辆车没有然后自己占着快车道只开50迈的;要不然就是开着个自动驾驶,自己在刷手机、吃东西看视频,就好像自己是科幻片主角那样,完全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的;要不然就是倒车的时候,只会两眼聚精会神盯着倒车雷达,一点一点的挪车,全靠雷达哔哔声才做反应的,就好像是在玩真人碰碰车一样;还有各种什么踩着实线不打灯快速变道,夜晚不开车灯行驶的怪操作。。

博主觉得开车这事,技术差可以忍,但是态度差是真的会让人很脑热,毕竟马路不是谁自己家的客厅,开在路上,最基本的一些交通规则还是需要准守吧?开慢车我可以理解,毕竟可能是新手司机,或者正好其他事情需要处理,但是你能不能别占着快车道?自己一个人跑慢车道上开?

博主的驾龄不长,开过的车型也不多,自认为现在也还是一个新手司机,但是托交警老爹的福,我自我感觉我还是养成了比较正常的安全驾驶观的。接下来我就从行车的几个方面来表达一些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各位互相交流一下意见和看法。

一.行车方面

1、学会预判危险,马路上其实最该防的不是车,而是人。

现在很多人在城区里边很喜欢开着自动驾驶,然后自己跑去做其他的事情,对于这个行为我只能说非常的不妥,这不仅是对自己和乘客的不负责,也是对马路上车和行人的不负责。因为自动驾驶是一个程序,他是人写出来的,人不是神,人是会犯错的,自动驾驶也是会犯错的。尤其是汽车上的自动驾驶系统是一个牵涉到众多组件共同协作的系统,由于成本的因素,它没办法像飞机的自动驾驶那样有多套的备份冗余,所以当某一组件出现故障时,自动驾驶犯错的概率就会极大的增加,在路况复杂的城区里,哪怕是简单的错误,也可能酿成车毁人亡的惨祸。

所以博主觉得,在路况复杂的地方,我们应该提起十二分精神,仔细的观察周边路况的信息,例如观察路边的电动车的行驶轨迹以及路边行人是否有想要横穿马路的身体动作等。经过人形横道或十字路口时,提前点刹、右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做好刹车准备。如果一昧的相信自动驾驶,当出现“鬼探头”、“突然变道”这种事情时人又没有办法及时介入的话,出事故的概率会十分大。

2、油门刹车不要大开大合,真正的老司机是靠油门来控制车速而不是刹车。

有很多司机且不仅仅是新手司机,很喜欢油门刹车大开大合,经常在市区里就是重重给油,然后又马上刹车。这种操作方式不仅仅耗油/电,同时也让乘客的驾乘体验大打折扣。博主的姐夫的行车习惯就是这样,博主在坐他的特斯拉时,能够感觉明显的头晕不适,我觉得这是一个十分差劲的驾驶习惯。

由于博主没有开过太多电车,对于动能回收的感受比较浅薄,所以在这里我就发表一下对于油车的想法。在拥堵闹市区跟车时,不要跟车太紧,学会用油门“溜着走”,它加速我们缓跟,它减速灯亮时,我们提前松油,用发动机牵引力来自然减速,刹车只是作为最后保险。同时在前车减速,我们松油滑行时,也可以微微轻点刹车,点亮刹车灯提醒后车做好准备,留给后车一定反应时间,避免追尾。

3、多留意后视镜,在变道时一定要留要有观察时间,确定变道后一定要干脆利落。

很多司机在变道时有很多坏习惯,例如不打灯不观察后视镜就急变道或是确认变道后犹犹豫豫,就卡在路中间。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且会带来严重交通危险的行为,毕竟马路上不是只有你一辆车,你变道需要给后车和自己留够反应时间,不打灯的快速变道很容易造成追尾的事故。同时,在你确认要进行变道后,你的动作一定要干脆利落,如果你犹犹豫豫,不仅会造成两条车道的后车没办法正常行驶,在高速上这样还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连环追尾。

4、在确认需要左转或右转时,提前变换车道,不要临近转弯口再快速变道。

不少司机在马路上行驶时打算变道转弯时,很喜欢卡着极限位置变道,甚至有些司机还会压着实线变道,这真的是一个很差劲的习惯,不仅容易造成高峰时期严重的道路拥挤现象,还很容易在强行变道时剐蹭带其他车辆。

所以博主认为,在道路行驶过程中,如果自己已经知道或者导航已经提示下个路口需要转弯时,最好是提前变换到需要行驶的车道,哪怕该车道当前稍微拥堵上边也没关系,因为你不知道前边会不会有好心人让你变道。与其跑到前边再变,卡着另外车道的人,不如自己提前变道过去,也减少后续强行变道导致的剐蹭、交通违规的行为。

二.超车方面

1、超车时,该打的转向灯和远近光灯提示一定要到位

博主认为超车时,不仅需要集中注意力,该做的灯光提示也一定要做到位,尤其是在一些双向两车道的省道/乡道进行超车时,要让前方的车明确知道你的想法。该打的左转向灯和闪1到2次远近光提示要做,同时也可以轻点喇叭(千万别连点哈)提示自己要超车了。

千万要记住,超车不是“我通知你”,而是我们要”达成共识”

2、油车超车时可以深踩油门强制降档或手动降档(如果有)拉高发动机转速,提升输出扭矩,确保紧急情况的提速避险

这一步和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超车时的干脆果断是一体的,在超车时我们最好通过深踩油门降档或手动降档来让发动机保持在一个输出扭矩最强的区间,这样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我们可以减少油车降档提速的真空期来规避风险。

3、超车后最最好预留一段距离再并线,不要超车完立马并线,给后车留有反应时间

在超车时,如果不是过于极限的状态(例如双向两车道的对向车道马上来车),我们一定要和后车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后再进行并线,此时可以通过是否能在后视镜里看到被超车辆的完整前脸+前轮来进行安全距离判断,在确认距离安全后再快速并线。如果仅仅是看到被超车辆的车头就并回的话,前车一旦突然减速,很容易导致后车反应不及时造成追尾事故。

三.倒车方面

1、倒车时,不要只关注倒车影像,而是要同时快速观察左右后视镜+倒车影像的信息,确认后方无物后再大胆细心倒车

今天博主在车库看到一个小哥倒车,他倒的车位是十分宽敞的女士停车位,只有车右边有一个柱子,车左边的车位是没有车的,但是博主看他倒车时一直紧盯着车屏幕中间的倒车影像,倒的十分慢,十分担心车剐蹭到右边的柱子,但是实际上如果看一眼右后视镜的话,就能知道车右边距离右柱还有十分宽敞的空间。可是这个小哥倒车的过程中没有看过一眼后视镜,我就这么看着他倒了一半车又开了出去,倒了三次才倒进来。

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要嘲讽新手不会倒车什么的,而是想说明一个现象,现在的很多司机倒车太过于依赖车的360全景影像了,一旦这个倒车影像出了问题(例如故障、被雨水影响等),就像失去了双眼一般,完全不懂怎么操控车辆了。这现象让我沉思,因为很多360°倒车影像是同过多个广角镜头(如鱼眼镜头)拍摄画面,再经过算法拼接,最后合成的360°全景画面,由于这种广角镜头的成像本身会带有一定的镜头成像畸变,在日常使用中,我们会见到诸如:近处车辆被放的特别大、近处的建筑(如立柱)会出现线条上的扭曲的现象,此时如果车身的某一个镜头出现故障,或者系统的校正畸变功能存在一定的问题,会让司机在倒车或极窄路况时对空间距离产生一定的误判,导致出现事故。尤其是一些采用低成本方案的车,更有可能导致这样的问题。同时,倒车雷达也有可能因为污渍遮挡等情况,而出现不反应或错判的情况,这也会进一步导致司机产生空间误判。

所以博主认为,我们在倒车的时候,一定要先观察地形,然后左右观察后视镜,确认车左右两边的空间距离,再从360全景影像中确认后方无物体后再开始倒车。倒车的时候,也要快速的观察左右后视镜,再查看360影像,确认空间无误后,脚放刹车上,方向修正遵循“小幅度,多次调整”的原则,大胆倒车!

不止不觉也写了不少东西,但是感觉好像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说明的,毕竟安全驾驶这块如果放开来讲能讲的东西又太多了,下次碰到什么想补充的我再补充吧,最后结尾附上我的好友尾少让我深感赞同的一番话。

“尽管每个地方的交通法规严格程度各不相同,一些不明显的或者在某种程度之下的行为并不会被发现从而形成处罚,但我们仍要保持一颗对交规敬畏的心,这关系着驾驶者、乘客以及路上其它车辆的安全”

同时也欢迎各位讨论(哈哈哈,如果有人看的话)。